DNF辅助咨询网DNF辅助咨询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总结]海洋局:“蛟龙”号实验性应用航次科考队员凯旋

  

  9月19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飞以及中国大洋协会、中船重工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负责人登上“向阳红09”船,慰问“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科考队员代表。

  在我国南海冷泉区与蛟龙海山区、中国大洋协会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区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的“蛟龙”号搭乘母船“向阳红09”船于9月19日上午11时顺利返航,抵达江苏省江阴市苏南国际码头。

  在“向阳红09”船会议室,王飞向现场的队员代表道了一声辛苦。他说,“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设计务实、有效,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生物、岩石、结核等样品以及视像资料,成果丰硕,成绩巨大,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和光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要求,中国大洋协会要及时总结本航次的经验和不足,对“蛟龙”号今后在大洋科学考察中如何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慰问活动现场,播放了本航次的科考汇报片,“蛟龙”号现场总指挥刘峰和临时党委书记滕祖文分别汇报了航次科考情况和思想政治、后勤保障等工作情况。中船重工集团702所研究员胡震汇报了潜水器保障情况,参加科考并下潜的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介绍了3个航段的科学成果。王春生说,“蛟龙”号本航次所取得的生物样品和视频的数量比大洋科学考察20年取得的都多。

  据悉,本航次共有10位中国科学家和2名工程技术人员首次乘“蛟龙”下潜。从海底世界带回了71种共390只生物、161枚结核、8块结壳、32块岩石和180公斤沉积物等样品,实现了“蛟龙”号从海试走向科学应用的跨越。

  以上便是DNF工作室脚本相关内容,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收藏本页方便下次阅读。

  

推荐阅读:DNF不容错过的每日福利 上线后每天要做的重要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NF辅助咨询网 » [总结]海洋局:“蛟龙”号实验性应用航次科考队员凯旋
分享到: 更多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