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涪陵区,一项关爱特殊群体的民生实事正在深入推进。自2024年起,涪陵区以“特殊群体关爱照护”为目标,免费向区内27个乡镇街道发放辅助器具,这项举措惠及1862名残疾人,旨在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这一系列的措施,犹如终日追逐的晨曦,点亮了残疾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2024年12月18日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居民们聚集在白鹤梁大道的锦天名都小区,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与闲适的时光。而这其中,20岁的王新月成为了众人目光的焦点。她因从小患有脑瘫,导致双腿残疾,生活依赖他人的呵护。如今,借助于涪陵区残联的帮助,她坐着崭新的轮椅,自在地穿行在小区。王新月的笑容透出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感激。
涪陵区残联与崇义街道办事处联合举行的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集中发放活动中,王新月和无数类似她的人一样,获得了新装备。工作人员在现场耐心指导每位残疾人和家属如何使用这些辅助器具,并确保其安全与舒适性。她的父亲王清元说:“有了这个轮椅,王新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再不需要我背着她上下楼了。”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许多家庭感受到了温暖与希望。
除了轮椅,涪陵区残联还为其他类别的残疾人提供了必要的辅助器具。听力残疾人夏友会,58岁,因小时候的小儿麻痹症右耳失聪。在涪陵区残疾人听力康复中心,她通过申请获得了一套免费适配助听器,完成了免费的听力测试和调试。她喜悦地表示:“我现在终于能听见声音了,和家人、朋友的沟通也更加顺畅了!”这种变化,不仅提升了她的生活质量,也让她重新找回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2024年,涪陵区的助听器适配活动使155名听力残疾人受益,这无疑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便利与自信。辅助器具的发放流程严格,首先由残疾人申请,再经过乡镇和街道残联的资格审核,确保每一位有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平等获得帮助。
到目前为止,涪陵区已为1584名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了助听器、助视器、电动护理床等辅助器具,投入近96.35万元;同时,为278名困难重度残疾人采购了护理垫与纸尿裤,资金总额达42.13万元。此外,涪陵区建设了多个“渝馨家园”,每年为约5000名残疾人提供丰富的文体活动、康复训练、日间照料和技能培训等特色服务,力求最大化满足残疾人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涪陵区精神卫生领域的改善同样不容忽视。2024年,新建的涪陵区康复康养中心将解决精神患者救治的重大短板。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未来将提供532个标准床位,力求在精神卫生服务上达到一个新高度。当前,涪陵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4970名,显然,这个新中心的建设将极大缓解床位短缺的现状。
涪陵区残联副理事长苏莉表示,下一阶段将持续关注残疾人康复与保障工作,以提升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持续性的工作切实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各种困难。
涪陵区的这些关爱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心灵。通过助力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提升,展示了一个社会的博爱与温情。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涪陵区将不仅是特殊群体的庇护所,更将成为实现每一个个体梦想的福地。这些努力将不断汇聚成爱与希望的光辉,照耀每一个渴望幸福的家庭。1975年,中国的残疾人数量已达到约8000万。关注残疾人,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义务,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这一伟大进程中,涪陵区无疑树立了榜样,开拓了前行的道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便是DNF工作室辅助相关内容,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收藏本页方便下次阅读。
【推荐阅读:】用脚本为什么要关闭杀毒软件?
www.2803333.com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